滚动
HTML 初学者 - 第 2 课 - 标签 p、div 及其区别。标签 br
在上一课中,我们创建了第一个 HTML 文档,这意味着你已经知道如何在文本编辑器中编写 HTML 代码,并通过浏览器查看修改后的效果(通常按 F5 键刷新页面)。
在本课中,我们将继续处理文本,并学习如何使用标签来包裹文本:span、p、div。同时,我们还会学习 br 标签。
<html> <head> <title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h1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h1> </body> </html>
这就是我们将要继续操作的代码。
我们来添加几行文本:
<html> <head> <title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h1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h1> <p>第一行文字在 P 标签中</p> <p>第二行文字在 P 标签中</p> <div>第一行文字在 DIV 标签中</div> <div>第二行文字在 DIV 标签中</div> </body> </html>
如果你在浏览器中打开该文档,会看到 p 标签中的内容会分别显示在不同的行上,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。浏览器默认为 P 标签设置了上下外边距(margin),而 DIV 标签中的内容则是紧贴在一起的。实际上,p 是段落标签,而 div 是区块(容器)标签。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需要包裹文本,就应该使用 P 标签;如果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区域,比如给该区域设置背景色或边框,就使用 DIV 标签。
在网站中,如果有文本内容,它必须放在 p 或 h1–h6 标签中,除非该文本是服务性内容(用于结构或装饰)。因此,文本的正确结构应该是这样的:
<html> <head> <title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h1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h1> <div> <p>第一行文字在 P 标签中</p> <p>第二行文字在 P 标签中</p> </div> </body> </html>
因此,结构应为 body>div>p。记住:不能在 p 标签中嵌套 div 标签。像 body>p>div 这样的结构是错误的。
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将文本换行。有时一个段落太长,我们可以选择将其分成多个段落,或者使用换行标签 br。<br /> 是单标签,因此在右尖括号前加斜杠。
<html> <head> <title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h1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h1> <div> <p>HTML 语言由英国科学家蒂姆·伯纳斯-李于 1989—1991 年间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开发。HTML 被设计为一种用于科学和技术文档交换的语言,适合非排版专业人士使用。HTML 通过定义一小组结构和语义元素(描述符)成功解决了 SGML 的复杂性问题。描述符也常被称为“标签”。借助 HTML 可以轻松创建相对简单但美观的文档。除了简化文档结构,HTML 还引入了超文本支持。多媒体功能是后来添加的。最初,HTML 被设想和创建为一种用于结构化和格式化文档的语言,与显示设备无关。理想情况下,带有 HTML 标记的文本应能够在不同技术条件的设备上正确显示(现代计算机的彩色屏幕、掌上电脑的单色屏幕、手机的小屏幕或语音阅读设备)。然而,现代 HTML 的使用方式与最初的目标相去甚远。例如,<TABLE> 标签最初用于创建文档中的表格,但如今经常被用来排版页面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HTML 的跨平台理念被现代多媒体和图形设计需求所取代。</p> </div> </body> </html>
这段文字太长了。即使我们在文本编辑器中换行,在 HTML 中也不会起作用:
<html> <head> <title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h1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h1> <div> <p>HTML 语言由英国科学家蒂姆·伯纳斯-李于 1989—1991 年间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开发。 HTML 被设计为一种用于科学和技术文档交换的语言,适合非排版专业人士使用。 HTML 通过定义一小组结构和语义元素(描述符)成功解决了 SGML 的复杂性问题。 描述符也常被称为“标签”。借助 HTML 可以轻松创建相对简单但美观的文档。 除了简化文档结构,HTML 还引入了超文本支持。多媒体功能是后来添加的。 最初,HTML 被设想和创建为一种用于结构化和格式化文档的语言,与显示设备无关。 理想情况下,带有 HTML 标记的文本应能够在不同技术条件的设备上正确显示(现代计算机的彩色屏幕、掌上电脑的单色屏幕、手机的小屏幕或语音阅读设备)。 然而,现代 HTML 的使用方式与最初的目标相去甚远。例如,<TABLE> 标签最初用于创建文档中的表格,但如今经常被用来排版页面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HTML 的跨平台理念被现代多媒体和图形设计需求所取代。</p> </div> </body> </html>
这样做在浏览器中并不会产生任何变化,此时我们就需要使用 <br /> 标签。让我们在每一行的末尾添加它:
<html> <head> <title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h1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h1> <div> <p>HTML 语言由英国科学家蒂姆·伯纳斯-李于 1989—1991 年间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开发。<br /> HTML 被设计为一种用于科学和技术文档交换的语言,适合非排版专业人士使用。<br /> HTML 通过定义一小组结构和语义元素(描述符)成功解决了 SGML 的复杂性问题。<br /> 描述符也常被称为“标签”。借助 HTML 可以轻松创建相对简单但美观的文档。<br /> 除了简化文档结构,HTML 还引入了超文本支持。<br /> 多媒体功能是后来添加的。<br /> 最初,HTML 被设想和创建为一种用于结构化和格式化文档的语言,与显示设备无关。<br /> 理想情况下,带有 HTML 标记的文本应能够在不同技术条件的设备上正确显示(现代计算机的彩色屏幕、掌上电脑的单色屏幕、手机的小屏幕或语音阅读设备)。<br /> 然而,现代 HTML 的使用方式与最初的目标相去甚远。例如,<TABLE> 标签最初用于创建文档中的表格,但如今经常被用来排版页面。<br /> 随着时间的推移,HTML 的跨平台理念被现代多媒体和图形设计需求所取代。</p> </div> </body> </html>
现在浏览器就能理解需要换行了,这要归功于 <br /> 标签。
我们也可以把文本分成多个段落,使用 p 标签:
<html> <head> <title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h1>我的第一个 HTML 文档</h1> <div> <p>HTML 语言由英国科学家蒂姆·伯纳斯-李于 1989—1991 年间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开发。<br /> HTML 被设计为一种用于科学和技术文档交换的语言,适合非排版专业人士使用。<br /> HTML 通过定义一小组结构和语义元素(描述符)成功解决了 SGML 的复杂性问题。<br /> 描述符也常被称为“标签”。借助 HTML 可以轻松创建相对简单但美观的文档。<br /> 除了简化文档结构,HTML 还引入了超文本支持。<br /> 多媒体功能是后来添加的。<br /> </p> <p> 最初,HTML 被设想和创建为一种用于结构化和格式化文档的语言,与显示设备无关。<br /> 理想情况下,带有 HTML 标记的文本应能够在不同技术条件的设备上正确显示(现代计算机的彩色屏幕、掌上电脑的单色屏幕、手机的小屏幕或语音阅读设备)。<br /> 然而,现代 HTML 的使用方式与最初的目标相去甚远。例如,<TABLE> 标签最初用于创建文档中的表格,但如今经常被用来排版页面。<br /> 随着时间的推移,HTML 的跨平台理念被现代多媒体和图形设计需求所取代。</p> </div> </body> </html>
刷新浏览器页面后,你会看到文本被分成了两个段落。